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官方指定项目
中国高级软装设计师重点培训项目
中国高级软装设计师培训基地
五色光设计教育重点项目
一.第六期高级研修班盛大开班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一隅
12月12日的早晨,久违的阳光穿透层层雾霭,呼应着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五色光软装高级软装研修班第六期班的开班。校园中静谧的清水灰瓦氤氲着悠然书香与东方禅意,满眼参天大树的绿叶中仿佛缀着斑驳的金片……。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秋冬季节的杭州自然景观仿佛被层叠错落的美妙色彩浸染着,而位于杭州转塘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更是用自己独特的东方意蕴与勃勃生机为杭州的人文景观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素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大奖,便授予给这片校园。如今,这片极具艺术气息的美丽校园,已经包含了三座世界级大师的建筑作品,其中两座用作博物馆及研究院,承担起学院的教研职能和社会责任。
中国美院水岸山居
中国民艺博物馆
今天,这片极具艺术气息的美丽校园,迎来了一批充满才情的新客人——五色光软装高研班第六期的学员们。
第六期学员正在报到
10点10分,开班典礼正式开始。平易温和而又才高望重的周刚副院长给同学们带来了暖风般醇厚的开班致辞。
周刚老师在开班式上致辞
因为对五色光高研班的重视,行程紧凑的周老师昨夜三点特地赶回杭州,可精神饱满的他却没有在课堂上流露出一丝倦容,周老师这份对教育的热情让同学们钦佩。
中国美院的环境美已经名声在外,但真正撑起这座顶级学府的是它薪火相传的文脉底蕴,以及众多进行传道授业的教授和名师们。教授分享知识,学生悉心记录,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有艺术职业学院的系主任教授,总经理,设计总监等
周老师是一位“有方向,在路上”的教授、艺术家、设计师。他博览群书,笔耕不辍,除一年出一本画册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境界、文字的领悟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在他那里也有着自己独到的领悟。
佛教概念中的业是公德,作业、业绩是指追求成就的过程其实归根结底是追求公德的过程。周老师总用三立原则要求着自己:立德:做人的本分德行,立功:行业里优秀的成绩,立言:说出自己掷地有声的话语。齐白石看别人和自己都一直在学古人不断临摹古画,却有一天忽然顿悟:“我师古人,古人师谁?”这是艺术的终极问题。每位艺术从业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摩挲着手上因创作写作而生出的厚厚老茧,说到最近的一些学术现象,周老师更坚信了一个做人的原则:你若盛开则蝴蝶自来。
周刚老师的演讲: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君子以类族辨物。人生重要的是选择几个好朋友,要通过自身的美好和强大吸引美好的伙伴。有观念才能够有方向,用发现美好的眼光,才能看见美好,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够见贤思齐。“被信任百次千次的人,身上会写着信任。”“你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你的态度。”
来到五色光的每一位学员都是带着自主学习的心态前来,而最有效果的学习方式便是自主学习。
学员们在上课
在美院遇见的好老师、好朋友是五色光提供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师友促人进步,美好的环境陶冶心灵,作为一位已在教育岗位兢兢业业几十年的教授,周老师见过太多这种美好的环境与师友促使人改变提升的例子。
从古今文人画者说到亲身经历,从造字渊源说到心识理念,周老师深入浅出的简言了自己心中的意志、视野和格局。他用切身体会给大家讲了一个道理:天下最难的事情是——把一件事情做完。他旁征博引,鼓励同学们不断创新自己,挖掘发现自己的潜能,要勤于思考,勤于创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随”很可怕。人生跟谁走,很重要。最怕的是走着走着就把自己给忘了。“人就是被习惯打败的”。满身的习惯,作为一个艺术家,设计师,最怕习惯,所以周老师给自己规定同一题材的画不能超过6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可以交到好朋友。从门卫到阎浮寺的僧人,从矿工到陌路相逢的教师,周老师的朋友多是从自己“做人不计较,不把聪明写在脸上”得来。他告诫大家要时时提醒自己:当你认为自己最强的时候,一定出问题了。因为“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莫道桑榆晚,学习只要能想到开始,永远都不晚。
因为时间的关系,周老师无法和大家分享更多他最近的心得。但值得期待的是,他为大家准备了《当绘画遇到了设计》的专题讲座,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也许会在结业典礼上再次听闻周老师的教诲。
好友、重教的周老师还当场请工作人员去取来了他最近出版的一本书赠给大家,课后他还给大家留下了他的电话号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